名稱:日本時代 鍊成會(老照片)

客語拼音:海陸:ngid bun’shi toi+lien+shin fui+ lo’zhauˇpien’

推薦分享

Share

資源連結

連結到原始資料 (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)

後設資料

資料識別:
識別資料:F0-1000411-1112-000214
著作者:
普查人員:古少騏
主題與關鍵字:
類別:古物
種類:圖書文獻;影音資料
描述:
描述:1931年的918事變後,日本帝國主義快速擴張,台灣成為其南進基地,總督府一面壓制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社會運動, 一面積極推廣日語教學、部落振興、移風易俗等同化運動,期使台灣人成為與日本利害與共的「皇民」。皇民化運動首重教育,以期「鍊成皇國民」,因此獎勵常用「國語」者、改日本姓名、供奉日本神祇、並在全台成立皇民鍊成所,以培養台灣人成為皇國臣民,最高峰時,全台灣共設立3522個鍊成所。昭和十七年(西元1942),日本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,名為志願,實是強行招募台人壯丁從軍,翌年,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,此時日本兵員已嚴重不足。昭和十九年(1944)八月,新竹第一青年特別鍊成所成立,這是從一般壯丁中選出精銳的國民兵到此受訓。此時日本軍方的人力物力資源皆已經捉襟見肘,戰事吃緊,不得不動員國民兵準備做殊死戰。昭和十九年十月起,美軍開始轟炸新竹地區,到翌年七月,每隔數日即來空襲,此時日本已經全無防空力量。由於空襲緣故,這一年全新竹各地學生和民家都開始疏開,惟警防團、鍊成會等訓練不斷。從鍊成會名單可看出,受到戰時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家庭的影響,許多青年改成日本名字。來自北埔的鄧騰釬,改名為吉永中二,立於後排左八。此時日軍已是強弩之末,受訓者大多不見初戰時英勇之氣。
材質:老照片
技法:黑白照片
出版者:
數位化執行單位: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
日期:
建檔日期:2010-07-23
年代:日昭和19年(西元1944年)
格式:
數量:1
語言:
中文
管理權:
保存機關(人)-名稱:鄧秀玉
後設資料創用CC
姓名標示 非商業性 禁止改作 

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

引用資訊
直接連結

評分與驗證

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

star star star star star